2025年3月7日,阳光正好,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2401班一行人满怀期待地踏入山东省地质博物馆,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与自然的探秘之旅。此次参观旨在通过近距离接触地质瑰宝,加深对地球演化、地质变迁的理解,激发大家对工程地质等课程的浓厚兴趣。下午1时许,参观团队准时抵达山东省地质博物馆。这座承载着丰富地质知识与历史底蕴的建筑,外观庄重而独特,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。我们在地质博物馆有序集合,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好奇,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这座知识殿堂的神秘面纱。

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热情引导下,大家踏入山东省地质博物馆大厅,一具高大的恐龙化石骨架傲然矗立,瞬间将人的思绪拉回远古时代。这具化石属于“巨型山东龙”,身形极为壮观,体长可达8米,脖颈修长,头颅高昂,仿佛正穿越时空向你嘶吼。其骨骼结构清晰可见,每一块化石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。 恐龙化石表面纹理和细节清晰,记录着它曾经的生活痕迹。粗壮的四肢骨骼,显示出它在陆地行走的力量,尖锐的趾骨,似乎还能看到它在远古大地奔跑捕猎的身姿。据了解,这具化石的发掘和修复过程历经多年,凝聚了众多考古学家与地质学家的心血。它不仅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,更是打开古生物研究大门的一把钥匙,吸引着无数参观者驻足,感受史前生命的震撼。

生命演化厅则是古生物爱好者的天堂。在这个展厅,古老的生命遗迹跨越漫长岁月,与参观者们进行着一场无声对话。从寒武纪的三叶虫到白垩纪的恐龙化石,每一块化石都见证了生物进化的波澜壮阔。讲解员讲述着化石的形成过程、生物演化的关键节点,仿佛将大家带回了远古时代,亲眼目睹生命的诞生、繁衍与灭绝。王老师说:“这些化石是大自然书写的史书,通过它们,学生们能更直观地理解生物进化理论,这对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意义非凡。”参观过程中,博物馆精心设置的互动体验区成为热门打卡点。模拟地震体验让大家真切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威力,增强了防灾减灾意识;地质勘探模拟装置则激发了大家的探索欲望,不少人亲自动手操作,体验地质工作者的艰辛与乐趣。

步入地球厅,犹如踏入了宇宙的浩瀚长河。通过逼真的场景复原、多媒体展示以及专业讲解员细致入微的讲解,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地球从诞生之初的混沌状态,经历数十亿年的演化,逐渐形成如今复杂多样的地貌与生态系统的历程。从大陆漂移到板块碰撞,从火山喷发至冰川消融,每一个重大地质事件都被生动呈现,大家沉浸其中,不时发出阵阵惊叹。一位同学感慨道:“以前只在书本上读到地球演化的知识,今天亲眼看到这些展示,才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伟大。”

随后,大家移步矿物厅。这里宛如一座被施了魔法的宝藏宫殿,五彩斑斓、形态各异的矿物晶体陈列其中。从璀璨夺目的金刚石到温润细腻的和田玉,从神秘的萤石到稀有的自然金,每一块矿物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故事与价值。讲解员详细介绍了矿物的化学成分、晶体结构以及它们在工业、生活中的广泛应用,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这些看似普通的石头,实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

下午4时30分,参观活动接近尾声。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对地质科学的热爱,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。此次山东省地质博物馆之行,不仅为大家打开了一扇了解地球奥秘的窗口,更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科学、探索自然的种子。相信在未来,这些种子将生根发芽,激励更多人投身科学研究,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力量。
